四大公投案於18日進行投票,最終投票結果出爐後,四大公投的不同意票均大幅領先同意票,而公投的最終投票結果與投票前的民調結果有所出入,也引發各界關注。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指出,若投票前的民調沒有贏很多,很容易就被翻盤,因為選民通常對議題沒有興趣,除非政黨出面動員認同、或意識形態,才會去投票。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台灣民意基金會》、《ETtoday》、《TVBS》四家媒體,分別於11月24日至25日、11月22日至23日、12月1日至2日、12月10日至15日所做民調,僅「反萊豬」一案支持度最高,四家媒體中有三家同意方衝破5成;「藻礁(反三接)」同意方支持度則平均最低,甚至出現同意方僅35%的結果。
不過,依中選會18日開票結果顯示,重啟核四同意380萬4755票,不同意426萬2451票;反萊豬同意393萬6554票,不同意413萬1203票;公投綁大選同意395萬1882票,不同意412萬038票;珍愛藻礁同意390萬1171票,不同意416萬3464票,4大公投的投票率約為41%左右。
對此,施正鋒今天(19日)在臉書上表示,根據西歐公投的研究,如果投票前的民調沒有贏很多,很容易就被翻盤,因為選民通常對議題沒有興趣,除非政黨出面動員認同、或意識形態,才會去投票;而動員又必須看經費、及媒體的運用與操控。另外,要是立場不堅定,掠龜走鱉,絕對會輸。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