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報導,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日前發布了中國首個腺病毒載體疫苗——康希諾生物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克威莎的全球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最終有效率和期中安全性分析結果。數據顯示,接種14天後,重症保護率為96.0%,總體保護率為63.7%,達到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的新冠疫苗保護率標準,無一例與疫苗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發生。截至目前,該III期臨床試驗是中國產新冠疫苗開展的最大樣本量臨床試驗。

研究表明,使用康希諾生物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肌肉注射與吸入混合接種的免疫效果優於單純的肌肉注射。圖為一位記者用純淨水體驗仿霧化吸入式疫苗接種過程。 資料圖片

除肌注劑型以外,康希諾生物還開發了吸入用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並開展了序貫加強的相關研究。研究表明,使用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肌肉注射與吸入混合接種的免疫效果優於單純的肌肉注射,數據指出,免疫後28天的中和抗體水平是單針肌注抗體水平的4倍,且6個月後抗體水平仍維持在單針免疫後峰值水平。此外,吸入接種可產生強烈的細胞免疫反應,單次吸入接種後14天細胞免疫水平與肌肉注射相當。

★2劑滅活+1劑吸入 抗體升300倍

據了解,該研究在阿根廷、智利、墨西哥、巴基斯坦、俄羅斯5大研究中心開展了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全球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共有66個中心參與研究。此次研究共有4萬5000名受試者入組試驗,覆蓋低收入、中收入和高收入地區,其中也包含老年人、肥胖、低體重等人群,且納入老年人的比例為目前國內新冠疫苗納入比例最高(大於10%)。

隨著疫情的發展和新變種病毒Omicron的出現,世界衛生組織(WHO)基於現有研究數據發布新冠疫苗異源加強暫行指南。該指南基於WHO戰略諮詢專家組近日提出的建議制定。指南提出,基於現有的證據,相比於僅使用滅活疫苗的同源接種程序,用載體疫苗或mRNA疫苗異源接種時,均顯示出增強的免疫原性,中和抗體水平優於滅活疫苗同源加強免疫。

此前,鍾南山院士在2021年大灣區科學論壇上也曾展示重組新冠疫苗序貫加強後抗體水平變化數據:接種2劑滅活疫苗3-6個月後用康希諾生物腺病毒載體疫苗加強,抗體較加強前會升高約200倍。鍾南山提出,接種異種類型疫苗效果可能更佳。

「我們還招募了完成2劑滅活疫苗基礎免疫的志願者,進行了滅活疫苗+霧化吸入式腺病毒載體疫苗的臨床研究。結果表明,接種2劑滅活疫苗後再加強1劑吸入劑型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可誘導極高的抗體水平和細胞免疫反應,加強後中和抗體水平上升300倍左右。且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假病毒中和抗體水平較接種3針滅活疫苗高10倍。」康希諾方面表示,臨床試驗的結果,證明以Ad5-nCoV霧化進行異源序貫,相較加強接種第三劑滅活疫苗更有優勢。

★吸入激發黏膜等免疫三重保護

報導稱,吸入用新冠疫苗是目前唯一同時具有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和黏膜免疫三重保護的疫苗,通過模仿病毒的自然感染來訓練機體的免疫記憶功能。「新冠病毒主要通過感染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而入侵機體,呼吸道黏膜是機體最先接觸大量抗原的部位。吸入劑型既可在黏膜局部引起特異性免疫應答,又可引起全身免疫反應。」康希諾方面表示,研究結果顯示,吸入劑型在黏膜局部產生的抗體比血清抗體出現早、效價高且維持時間長。

「吸入式新冠疫苗在毒種、細胞庫、原液生產工藝、製劑生產工藝、製劑配方等均相同,僅在使用時採用霧化吸入免疫專用裝置將疫苗霧化成微小顆粒,通過呼吸吸入的方式進入呼吸道和肺部,從而激發黏膜免疫、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三重保護。」康希諾相關負責人表示,吸入劑型無需打針,避免產生局部不良反應,提升人群接種意願,有望進一步提高免疫覆蓋率。

#新冠肺炎 #大陸 #免疫 #新冠疫苗 #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