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為原台南水道落成100周年,台南市文化局規畫系列紀念活動,其中1933年由日本伏見宮博義親王親手種植琉球松,前年枯萎移除後,館方特意保存部分已凋零松材,在台南市文資建材銀行協助下,親王松木材即將變身成為各種文創紀念品,期能讓入園遊客們「把歷史帶回家」。
文化局長葉澤山指出,原台南水道完工後,就在園區內修築了南台灣第一座,也是當時全台最大的9洞高爾夫球場,1933年7月,愛打高爾夫球的日本皇族伏見宮博義親王藉出訪視察水道設施,於山上高爾夫球場體驗在南台灣揮桿樂趣,為紀念此行,親手種下8棵琉球松。
館方表示,8棵親王松歷經近百年風霜洗禮,有6棵在開園前已枯萎凋零,2019年開園時,原本還有2棵由農業局認定為珍貴老樹並列管照護,不過,隔年又有1棵枯死,目前僅存1棵,而為了延續珍貴歷史記憶,在台南市文資建材銀行協助下,將凋零的琉球松移往建材銀行保存處理。
過去,這批琉球松一度誤傳是時任皇太子的裕仁天皇所種植,而長期被稱為太子松,直到水道博物館成立,爬梳歷史,才正名為「親王松」。
館方指出,樹輪深淺清晰的琉球松,不但幾何狀的分布排列相當漂亮,本身還意義非凡,是最適用來製作百年紀念品的材料,目前也正積極規畫,讓珍貴的歷史隨著木材永續流傳。
葉澤山說,經過將近2年風乾,親王松木材即將化身各種文創紀念品,其中,由文資建材銀行以原台南水道宿舍窗材做成的外框,加上歷史簡介,貼上親王松紀念框,極具意義。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