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因入侵烏克蘭遭西方國家嚴厲制裁,各種金融圍堵已重創俄羅斯市場,導致股匯雙殺、利率飆漲,專家認為制裁措施已有效摧毀俄羅斯經濟,而中國是否會向莫斯科伸出援手也備受關注。

CNBC報導,瑞典經濟學家、前大西洋理事會高級研究員艾斯朗德(Anders Aslund)2日在推特上稱,西方的制裁「在一天之內就搞垮俄羅斯的財政」,俄國所有的資本市場幾乎被徹底摧毀,現在情況可能比1998年金融危機時還糟。

高盛首席俄羅斯經濟學家葛拉夫(Clemens Grafe)指出,以往俄羅斯央行可動用外匯存底來穩定盧布,如今受限於西方制裁,只能靠調整利率和其他非市場工具來穩定盧布,在央行缺乏銀彈下,盧布賣壓出籠,進而影響通膨和利率。

高盛原本預估俄羅斯今年通膨率為5%,現已大幅調高到17%,GDP成長率也從預估的2%下修成衰退7%。這種情況跟先前2次金融危機時差不多,2008-2009年俄羅斯GDP衰退7.5%,1998年負成長6.8%。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新興市場經濟學家皮奇(Liam Peach)認為,最壞的情況是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被納入國際制裁,油氣佔俄羅斯商品出口的一半,也是三分之一的政府收入來源。能源業者將因此無法取得美元收入,進而加深金融危機。

BMO全球資產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貝爾(Steven Bell)表示,基於對原物料和能源的需求,中國對莫斯科而言日益重要,俄羅斯已將外匯存底一大部分兌換成人民幣,並將支付系統轉向中國的銀行,中國可能攸關著俄羅斯能否繼續打仗。

另據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克里姆林宮承認經濟的確面臨沈重壓力,但強調「我們有備案」。外界則好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不會拋出經濟救命繩?大西洋理事會經濟國策主管弗里蘭德(Julia Friedlander)認為,中國如果幫助俄羅斯,可能惹惱西方,害自己無法進入西方市場,因此北京會很猶豫到底要不要伸出援手。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柯克加德(Jacob Kirkegaard)分析,中國可以選擇力挺俄羅斯,但可能失去進入西方市場的管道,或者中國也可以袖手旁觀,並藉此重塑與美國的關係。

#俄羅斯 #中國 #俄羅斯經濟 #盧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