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Lipper統計,國內核備的境外發行44檔混合平衡型基金近一周平均僅下跌1.3%,近一年僅小跌3%,以環球基金表現優於單一區域型,得以在市場發生劇烈震盪時,展現進可攻、退可守的靈活操作特性,若拉長投資時間,仍有雙位數平均漲幅。以M&G入息基金為例,投資標的範圍廣,除股票部位外,也包括政府債、高收益債及高評等債券,機動靈活調整各類資產比重,得以安度近期震盪。

M&G多重資產投資總監Michael Dyer表示,因應2022年以來市場重大變化,包括升息準備、地緣政治風險等,基金操作策略採取「槓鈴式」配置,也就是一邊納入公債與新興市場債,另一端以銀行股票為主,平衡防禦功能奏效。

Michael Dyer解釋,今年來已提高美國長天期公債部位,以預防聯準會升息的市場衝擊,作為投資組合風險趨避,近期逢俄烏戰爭影響,資產轉進30年期美國公債,目前殖利率約2.2~2.3%,接近投資等級債收益率。此外,長天期公債價格波動較短天期公債大,可作為交易目的,高出低進,讓整體投資組合進可攻、退可守。

Michael Dyer認為,雖然目前股票已比年初便宜,但相對於地緣政治風險而言,也不是真的非常便宜,因此建議現階段應選擇性增持具有評價吸引力的部位,從中尋找部份被市場錯殺的投資機會。

#平衡型基金 #投資組合 #MichaelDyer #展現抗跌 #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