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推升全球小麥等大宗商品價格飆漲,聯合國農糧組織最新報告指出,糧食價格恐將上漲8%至 22%。一向高度重視糧食安全的中國反復強調「中國人方飯碗要裝中國糧」,但實際上仍需大量從國外進口,其中包括目前陷於戰火中的烏克蘭。不過專家指出,過去幾年中國大量儲存糧食,儲量夠用一年半。除非戰爭像阿富汗一樣打20年,否則暫時還不會有問題。
《美國之音》報導,7國集團(G7)日前線上召開農業部長會議,強烈批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造成世界糧食安全的壓力。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發佈報告指出,俄羅斯和烏克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國之一,尤其是對大麥、小麥和玉米的貢獻最大,葵花籽油的世界產量也有一半以上來自俄烏兩國。
報告指出,2021年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烏克蘭是第5大小麥出口國,俄烏兩國的小麥出口就占了全球將近1/3的供應量。另外俄烏兩國在玉米、大麥和油菜籽的全球貿易地位同樣值得注意。而烏克蘭衝突將使烏國穀物和油籽收成中斷的可能性非常高,再加上俄羅斯穀物和其他基本食品出口受到貿易限制的威脅,經過模擬推算,國際食品和飼料價格將可能推漲8%至22%。
中國雖然是糧食生產大國,但每年仍需從國外進口相當數量的黃豆、小麥、玉米。烏克蘭在2021年,從烏克蘭進口玉米824萬噸已取代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玉米供應國,大約佔玉米消耗的3成。
分析人士表示,近期玉米、小麥的價格直線上升,2022年以來已上升37%,各國都不得不加入搶糧食的行列。加上中國人口數量龐大,中國政府本身對糧食安全的敏感度也比較高。今年上半年推算其糧食庫存量,發現比過去10年提高了約20%,儲量增加情況十分明顯,其糧食庫存量達到全球的一半以上。中國官員也稱,小麥可以滿足中國人口一年半的消費需求,糧食供應沒有問題。
報導說,中國的糧食危機除了俄烏戰爭這個外部因素外,內部的耕地流失才是真正的隱患。中國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強調,要「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裝滿米袋子、充實菜籃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再三喊話「中國人的飯碗要裝中國糧」,由此可見,確保糧食安全是中國的頭等大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