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缺蛋未解,美國今年2月爆發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HPAI)疫情,由於美國佔我進口雞肉比高達9成,業者估進口雞肉將少1萬公噸,雞肉恐面臨短缺。農委會表示,業者已將訂單自美國非疫區州輸入,加上國內雞肉庫存量約8萬公噸,可供國人吃1.5個月。

台灣區冷凍食品工業同業公會日前致農委會函指出,因國內外皆爆發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HPAI)疫情,尤其2022年2月10日美國開始爆發,HPAI迄今有12州列為疫區,疫區禽產品暫停禁止進口限制封閉期為半年以上,預期將造成市場缺貨、雞肉價漲。

根據農委會統計,2021年國產白雞肉41.4萬公噸,屠檢量2.63億隻,平均價格每公斤50.2元;進口白肉雞17.5萬公噸,平均價格27.2元,其中美國約16萬400公噸,占比高達92%,加拿大約1萬4843公噸,占比8%,美國進口量佔國內雞肉消費總量約3成。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表示,今年3月起美國部分州陸續被宣布為禽流感疫區,當中包含雞肉產地,疫區雞肉也就不能輸入來台灣,加上俄烏衝突影響航運,預估3到4月進口雞肉會減少,有業者表示影響貨櫃約500個,相當於進口雞肉整整少了1萬公噸,有業者改變策略將訂單從其他非疫區的州輸入。

民眾擔憂雞肉變少會出現漲價,江文全說明,進口雞肉大多是雞腿和雞翅,速食餐廳很多都是用國產雞肉,反之量販店很多是進口肉,便當店則是國產和進口都使用,若價格便宜可能就使用進口肉。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國內雞肉庫存量約8萬公噸,足夠國人吃1.5個月左右,加上肉雞飼養約2個月便可屠宰,雞肉供應不會不足。

然而禽流感是影響缺蛋主因之一,是否也會讓肉雞減少?陳吉仲指出,禽流感好發季節主要在冬天,現在季節轉換氣溫回暖,染疫情況會趨於平緩,國內因禽流感撲殺場數約幾十場,隻數約幾十萬隻,和生產量相較佔比很低,影響十分有限。

#缺蛋 #雞肉 #進口 #美國 #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