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俄軍坦克3月11日行經烏克蘭東南部大城馬立波(Mariupol)郊區的畫面。(美聯社)
一輛俄軍坦克3月11日行經烏克蘭東南部大城馬立波(Mariupol)郊區的畫面。(美聯社)

俄烏大戰仍在持續延燒,俄軍包圍並不斷砲轟位於烏克蘭東南部的港口城市馬立波(Mariupol),而馬立波的慘況和人道主義危機,也引發各國高度關切。前外交官介文汲直言,若和平遲遲不見曙光,哈爾科夫(Kharkiv)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馬立波;同時,他分析歐美國家當前的心態後指出,難道非用烏克蘭人民的血淚及生命來拆穿、指証歐美國家的口是心非及冷血殘酷嗎?

介文汲今天(23日)在臉書上表示,馬立波幾乎確信已遭戰火弭為廢墟,原有的45萬居民據報導仍有10萬人困在城內;缺水缺電缺糧,不知道要他們怎麼活下去。如果和平沒有曙光,下一個馬立波很可能就是哈爾科夫,一真心祈願卡哈爾科夫的無辜人民能躲過已迫在眉梢的毀滅性劫難。

介文汲坦言,這場戰爭不就是因對北約及歐盟的兩張會員証的執著而起,現在北約及歐盟均已掀底牌不會讓烏克蘭加入,那繼續打下去還有何意義呢?而美國總統拜登日前飛到歐洲召集歐洲各國領袖商討這場戰爭,不外乎敲定美歐將如何加強軍援烏克蘭,繼續將這場戰爭硬撐下去,及如何透過進一步經濟制裁打擊俄羅斯。至於如何拯救此刻深陷戰火蹂躪的上千萬烏克蘭人民好像根本不是這場會議關切的重點。

介文汲感嘆,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當歐美國家仍成天將民主、人權、人道當教條掛在嘴上,用以抬高自己貶抑他人時,烏克蘭人民為何如此不幸,需用他們的血淚及生命來拆穿、指証歐美國家的口是心非及冷血殘酷?

#馬立波 #烏克蘭 #哈爾科夫 #介文汲 #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