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加劇國際經濟形勢正在惡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宣布下調143個國家的增長預測。英國前倫敦經濟政策署署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思義表示,與這些國際趨勢相比,中國經濟是迄今為止最強大的全球穩定和增長中心,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是美國的5倍。
羅思義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中國的通膨率為1.5%,完全可控,不到美國的1/5。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來,中國的GDP增長10.5%,美國GDP增長2.1%。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是美國的5倍。
羅思義說,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曾試圖宣稱,美國通膨率飆升的原因是烏克蘭戰爭帶來的巨大影響。這完全不符合事實。到目前為止,美國通膨浪潮的最大部分先於烏克蘭衝突出現。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達到8.5%,是40年來的最高值。
他認為,引發這波通脹浪潮的,是美國政府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而推出的一系列刺激計畫。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美國在2020年12月啟動9000億美元的預算刺激計畫,2021年3月又加上1.9兆美元,總計2.8兆美元。美國政府債務占GDP的比重達到27%的峰值,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長27%,兩者都創下美國和平時期的歷史新高。
羅思義直言,從結構上看,這一系列計畫完全著眼於消費,也就是經濟的需求端。從2019年到2021年,美國GDP增長的98%來自消費,淨投資僅占2%。需求增長巨大,而供給和投資幾乎沒有增加。這不可避免地點燃了美國的通貨膨脹浪潮。
羅思義表明,2022年年初的資料證實,中國啟動溫和的經濟刺激計畫:不僅注重消費,也注重投資。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4.8%,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3%,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3%,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與美國不同,中國的均衡發展沒有導致明顯的通貨膨脹。
羅思義強調,面對不利的國際形勢,中國有在必要時放鬆貨幣政策的空間,美國則被高通膨困在貨幣緊縮中。中國不僅在過去一段時間裡表現優於所有其他主要經濟體,而且顯然處於繼續跑贏所有主要經濟體的最佳位置。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