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升溫,醫院每天PCR篩檢量能緊繃,台北市聯醫工會指出,許多民眾紛紛因快篩陽就湧入急診,造成大量的醫護人力投入在快篩陽及確診的輕症病人上,導致重症病人無人急救最後身亡。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才宣布,快篩陽性才能PCR,但北市聯醫護理師透露現況,連限制「快篩陽才能篩檢」的情形,都無法解決急診室人力不足的問題;北市聯醫工會呼籲,快篩陽性的民眾,若沒有嚴重到有「需要緊急醫療」的就醫需求,請不要來急診,除了增加自己染疫的風險以外,也會癱瘓整個緊急醫療網。
聯醫工會表示,每天8小時裡的單位時間要採檢看診100多人,人力配置不斷因為同仁確診、隔離而縮減,在線上的人力負擔沉痾難解,加上真正需要急重症醫療支援的患者不會因疫情爆發而減少,更讓第一線醫護同仁雪上加霜,加速緊急醫療系統的崩盤。
聯醫工會表示,緊急醫療系統崩盤的結果,就是重症病人無人可救,無人可醫。
聯醫工會透露,目前急診的現狀就是如此,隨著確診人數直線上升,民眾恐慌感也呼之欲出,紛紛因快篩陽就湧入急診,造成大量的醫護人力投入在快篩陽及確診的輕症病人上,導致重症病人的醫療照護品質大打折扣。
有護理人員指出,昨天蜂擁而至的快篩陽病人塞爆急診,在內部處理的一般病人的護理師只有檢傷跟一位護理師,此時通報OHCA,只有一名護理師可以急救,甚至醫生也淹沒在快篩陽性的病人中,沒有醫生可以即時診治,最後病人當然還是過世了。
聯醫工會說,這種因為民眾恐慌性和政府政策錯誤造成的各種遺憾,真的很不希望再發生。身為在第一線的醫護,看盡了太多因政策錯誤而死的病人,看過太多被到處踢的人球事件,每個同仁都會對憾事有所遺憾,也各個身心俱疲,但都對民眾、對體制,對政府卻無能為力。
聯醫工會指出,身為一個急診護理師,有必要將這血淋淋的急診現場告訴各位,再次呼籲民眾不要因為恐慌、輕症而佔用緊急醫療資源,把急診留給真正需要的人,也同時呼籲政府重視醫護人力不足的問題,以及防疫政策的調整,更不要拿重症病人的醫療品質及醫護人員的安全當籌碼。
北市聯合醫院醫師蘇一峰昨晚透露,半夜11點,淒風苦雨中仍有許多民眾在等待一份報告;聯醫醫師陳昶宇也質疑,雖然開放與病毒共存是全球趨勢,但開始懷疑台灣是不是真的沒準備好,不管是民眾一窩蜂擠爆急診的心態,還是壓榨醫療人員缺乏緩衝備載的健保制度,可能都讓台灣永遠無法真正做好準備。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