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年度漢光演習即將於5月中旬實施第一階段的兵棋推演,並於7月下旬進行實兵操演。軍事專家指出,今年的演習重點之一是「殲敵於陣地內」,也就是模擬短兵交接的城鎮戰,這和往年所強調的「殲敵於灘岸」略有不同。觀察人士指出,從台灣最新作戰防衛線的調整,可以看出台灣軍方對中國解放軍登陸能力提升的擔憂,也借鏡俄烏戰事的經驗,積極因應烽火蔓延至城鎮地區的可能性。

《美國之音》報導稱,自2016年以來,台灣的整體防衛構想定調為「濱海決勝、灘岸殲敵」,也成為過去幾年漢光演習的操演重點。但是,隨著俄烏城鎮交戰天天上演,不少軍事專家質疑,如果台灣無法將登陸的解放軍殲滅於灘岸,守不住灘岸這道防線,那下一步該怎麼辦呢?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受訪時表示,台灣軍隊不一定能打贏灘岸戰,因此近來各界建議軍方加入地面防衛的作戰指導,更主張全民防衛、人手一槍,就是要補足這一塊。

軍事觀察人士分析,今年台灣漢光演習新增「殲敵於陣地內」的防衛策略,代表戰線延伸,以因應解放軍登陸能量提升對台灣可能造成的威脅。

報導說,台灣國防部前情報次長室情研中心副主任孫秉中曾在分析共軍武力攻台的講座中指出,北京一旦決定攻台,共軍有能力突破國際監偵,發動無預警或預警時間極短的突擊。位於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則指出,中共立體登陸的能力近年大幅提升,尤其是直升機部隊的垂直登陸能力,因此,對台發動閃電式突襲,不無可能。

軍事觀察人士普遍認為,解放軍的三棲登陸能力已日益完備,一旦突破台灣的灘岸防線,若台灣堅不投降,繼續抵抗,那麼城鎮戰便不可避免,因此台灣必須將防線從灘岸退至各作戰區的陣地內殲敵。尤其借鏡俄烏戰爭,美國一定會支持,台灣軍隊即使退守城鎮,也要力求逆轉勝。

中華亞太安全治理學會資深研究員廖天威表示漢光演習本月的兵棋推演肯定會模擬城鎮戰,但是7月的實兵演練不見得會到位,畢竟城鎮戰是激戰,就算打贏了,也是敵我玉石俱焚,台灣恐沒有本錢打到這地步。

國防安全研究院的蘇紫雲則指出,台灣軍方一直都設想過「殲敵於陣地內」的情景,城鎮戰並非新的戰略思維,只是各國都力求避開這道防線。他強調,城鎮戰是各國的最後一道防線。對台灣而言,上策還是把共軍阻擋在境外的海上和空中,地面部隊才有餘裕掃蕩少量進入城市作戰的共軍。

文章來源:從灘岸到陣地 臺灣漢光演習推新防衛戰略

#漢光演習 #台灣 #灘岸殲敵 #城鎮陣地戰 #防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