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疫情攀向高峰,有醫師根據模式推估,6月疫情就會下降,不過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認為,台灣人自動減少外出是個變數,將導致出現「丘陵式疫情」,雖然是好現象,但也變相使得高峰持續時間延長,預估恢復正常生活要9月後才有機會。

李秉穎今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直言,未來疫情走向他不敢推估,認為有太多變數影響疫情,「因為事情發生的時候人會有調適」,像是台灣民眾自主防疫意識非常高,近期外面的人流明顯大減,這些因素都會使確診數變動,也就是讓曲線變平,不像模式推估般達到可怕的規模,「這點對台灣很好。」

李秉穎表示,不過這樣的「丘陵式」疫情會讓疫情時間延長,要避免高山式的高峰,就是慢慢爬升、再慢慢下降,同時他觀察到,包括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高峰持續時間會比歐美長一些,歐美國家平均約3個月,但有些亞洲國家的流行曲線要到4個月,警戒期也拉長。

李秉穎表示,有些看法認為6月疫情就會下降,但他個人意見是「6月的確可能會出現轉折點」,可是要到完全穩定、放鬆防疫的水準回到正常生活,以國際經驗來看,恐怕要長達3至4個月左右,也就是9月後才有機會,「6月要恢復正常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並強調現在目標是降低死亡跟重症風險,這才是最重要的。

#疫情 #高峰 #李秉穎 #恢復正常生活 #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