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今年已累計1058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透露,目前確診後3日內死亡的個案約有4成7左右。過去推估到了5月22日,單日確診會介於10至20萬間,但今天已是28日,除了19日和27日破9萬例,其他天多是8萬出頭,因此疫情基本上是穩定的,但未來發展還需觀察。

今日死亡個案再創新高,陳時中表示,目前確診後3日內死亡的個案約有4成7左右,過2天,大家若有興趣,指揮中心可以對死亡的過程進行分析報告。基本上3日內死亡,多是進來的時候已經重症,就不適合使用口服藥物。

對於台灣的單日致死率,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死亡都是回溯計算,單日來算都會超過千分之1,整體個案數其實是萬分之6,還是要觀察長期的趨勢才能知道致死率落在那裡。

羅一鈞表示,若個案數在高原期,甚至往下走,每日個案數會減少,不過重症死亡那個會間隔可能一周,還是建議用累計個案數為分母,死亡數當分子計算致死率較客觀。

由於國內死亡個案約有4分之1是住宿型機構的住民,羅一鈞重申,希望機構、主責的醫院診所幫忙,指揮中心5月5日開始已機構住民開藥規範,快篩陽經醫師診斷確診就能開藥,不管是倍拉維(Paxlovid)、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希望降低住民的中、重症風險。

羅一鈞也特別提醒,對於管灌個案,因倍拉維不能抹粉,較適合使用莫納皮拉韋。至於洗腎個案,則是因為倍拉維使用的安全方式還沒確立,希望使用莫納皮拉韋。民眾若是因交互作用等因素不適合使用,也可開立莫納皮拉韋,降低中、重症風險。

#個案 #羅一鈞 #莫納皮拉韋 #致死率 #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