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教育部的數據,2022年中國高等校校畢業生1076萬人,比去年增加了167萬人,是歷史上首次突破千萬人大關。1076萬畢業生的數字公布出來後,中國媒體充斥著「史上最難就業季」的標題。實際上,隨著中國高校擴招,過去幾年來,畢業生連年創下新高,每年春夏之交都在說本年是「史上最難就業季」。
然而,雖然畢業生連年增多,但是以往的經濟快速發展可以有效吸收這些新增勞動力。BBC中文網引述摩根士丹利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分析,如果把過去幾年的GDP增速與城鎮新增就業做一個簡單相關性測算,大致一個百分點GDP增長對應200萬至240萬的城鎮新增就業。
今年中國兩會提出1100萬城鎮新增就業的目標,這與1076萬大學畢業生相符。然而,章俊稱要完成這一目標GDP增速,大概應該落在4.5%至5.5%區間內。
中國今年第一季GDP增速4.8%已經幾乎要跌出上述區間,而且第一季的數據受到疫情影響還不是很大,第二季要大得多。中國國務院上周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會上中國總理李克強直言,當前經濟「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來,一些經濟指標明顯走低,困難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嚴重衝擊時還大」。
2020年疫情第一波衝擊下,中國經濟遭受重創,當年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那不僅是1992年中國開始公布季度GDP數據以來最低數值,也是首次出現季度增速為負值的情況。
對比之下,2年前武漢封城76天,目前上海封城已超過60天。經濟重要程度上,2個城市不可同日而語,武漢屬於中部地區核心城市;但上海不僅是製造業中心、外貿中心,也是中國的金融中心;封閉2個月帶來的經濟衝擊力比武漢更大。
在這樣的經濟形勢下,失業率已經走高。中國國家統計局5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上升0.3個百分點至6.1%,創2020年3月以來新高。其中最值得矚目的是16歲至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18.2%,創有歷史數據以來最高。
4月城鎮新增就業121萬,不僅低於去年同期的140萬,而且低於2020年疫情期間4月的125萬。
這些數字反映出當前勞動力市場的嚴峻形勢,而且這是在今年1076萬畢業生還未正式畢業的情況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