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之一,營養師夏子雯在臉書粉專指出,不同口味的粽子其份量、熱量也大有不同,傳統粽子大多是糯米加上油炒過的豬肉、香菇、栗子、花生以及蛋黃等,屬於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因此她分享4招吃粽撇步,讓大家都能安心地享用美食。

●搭配蔬菜

因為糯米經過烹煮後,結構會被破壞、黏性增加,在胃腸道的移動速度變慢,因此建議一顆粽子要搭配一盤蔬菜(約100公克),或是涼拌小黃瓜、絲瓜湯、蕃茄鮮菇湯等食物,不但能增加飽足感,也可以促進胃腸道蠕動,避免不適。

●搭配香蕉

攝取含有酵素的水果能幫助消化,但因為粽子的組成是以澱粉為主,所以水果首推香蕉,香蕉含有澱粉酶、麥芽糖酵素、蔗糖酵素等,能幫助澱粉被消化得更好,而奇異果、鳳梨、木瓜,則富含蛋白酶,吃很多蛋白質的食物時,就能派上用場。

●選擇五穀粽

選擇五穀米、紫米、燕麥取代一般糯米,能大幅增加膳食纖維的比例;若能自製健康粽子更好,其中蛋白質食材部分可挑選里肌肉、豆干丁來取代三層肉,增加好蛋白質,減少飽和脂肪;而膳食纖維的食材則可加入香菇、杏鮑菇等耐蒸的菇類。

●一天一顆粽

一顆鹹粽熱量約450到600大卡、鹼粽約140大卡,有包餡的則是240大卡,建議鹹粽當正餐吃、鹼粽當點心吃,一天最多一顆,且取代正餐,才不會過量攝取。另外不少粽子在製作過程中已經調味過,所以不需要再額外添加醬料,以免鈉攝取過量。

#粽子 #鹹粽 #夏子雯 #營養師 #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