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社區陸續把上百株的蘭花帶回,布置在鄰里活動中心、街道沿線等公共場域。(白河區公所提供/張毓翎台南傳真)
近日各社區陸續把上百株的蘭花帶回,布置在鄰里活動中心、街道沿線等公共場域。(白河區公所提供/張毓翎台南傳真)
民眾走訪這幾個社區時,可駐足觀賞志工們的種植成果。(白河區公所提供/張毓翎台南傳真)
民眾走訪這幾個社區時,可駐足觀賞志工們的種植成果。(白河區公所提供/張毓翎台南傳真)
民眾走訪這幾個社區時,可駐足觀賞志工們的種植成果。(白河區公所提供/張毓翎台南傳真)
民眾走訪這幾個社區時,可駐足觀賞志工們的種植成果。(白河區公所提供/張毓翎台南傳真)

台灣國際蘭展已落幕,為了避免花材浪費,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首次於今年舉辦「綠手指養成班」,廣邀在地社區志工參加,透過專業講師指導,習得照顧蘭花的祕訣,近日各社區陸續把上百株的蘭花帶回,布置在鄰里活動中心、街道沿線等公共場域,讓家園更多采多姿。

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首次辦理「綠手指養成班」,後壁、白河及新營共有15個社區參加,其中白河更多達草店、永安、昇安、玉豐、大林、外角、河東、秀祐、庄內及竹門等10社區志工參加培訓。

白河區公所表示,轄內參加這項課程的志工們很踴躍,課堂上有專業講師指導他們蘭花的種植知識、上板技巧等,再回到社區把學到的栽種技術,分享給更多志工夥伴,課程大約半天時間,5月底參與的社區,各自將100多株蘭花帶回社區種植,讓蘭展花卉繼續「遍地開花」。

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祕書長曾俊弼說,過去幾屆蘭展辦完,會將展場的花卉送出去,但他發現很多人拿回去,卻不知道怎麼照顧,使得這些花容易枯死,最後就被丟棄在一旁,很可惜,因此今年改變做法,特別開課邀請在地社區志工參加,期待利用社區的力量,將這些花材永續下去。

曾俊弼提到,志工們參加完課程,變成種子學員,對照顧這些蘭花,也會更加有責任感,而居民路過時,隨時可以了解它生長情形,並定期澆水,民眾走訪這幾個社區時,可駐足觀賞志工們的種植成果,如果成效良好,明年的蘭展閉幕後,也計劃優先將這些花卉,給來參與此課程的志工夥伴。

#社區 #蘭花 #蘭展 #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