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環保局修剪及清理木棉花的結果。(嘉義市政府提供/廖素慧嘉市傳真)
嘉義市環保局修剪及清理木棉花的結果。(嘉義市政府提供/廖素慧嘉市傳真)

台南白河「林初埤木棉花道」每到春天人潮擠爆觀賞花海美景,嘉義市八德路也有木棉花道,但棉絮紛飛造成居民困擾,有議員建請市府移植他處,市府表示,每年花季後持續修剪果實來減少棉絮。

市議員張秀華指出,木棉花作為景觀樹有其美感,適合種在郊外、公路當行道樹,但嘉義市八德路中央分隔島種木棉花,雖然開花期美觀,花落果裂後飄落棉絮紛飛,有里長及民眾陳情棉絮往往引發打噴嚏、鼻子癢等情形,希望市府移植至郊區如水資源中心,減少對市區居家環境的影響。

市府建設處表示,八德路自中興路口至世賢路一段的中央分隔島種植木棉花約100株,由於木棉花的樹幹挺直、樹冠適中,春天開花期也美觀,因而種植為行道樹,已種了2、30年了,若要移植到別處恐影響樹的生長。

市府建設處表示,近幾年每到春季開花期後,委由環保局修剪果實以預防果實裂開後棉絮隨風飛揚四散,以減少棉絮到處飛散造成對居家環境的影響,今年4月中旬、5月底也持續修剪果實。

嘉義市保福里長李振煌指出,市府每年4、5 月間會修剪木棉花果實,長期修剪下來棉絮飛散的問題確有改善,但同時也影響到木棉花的生長力、繁殖力減弱,開花量變少、樹形也不似以往美觀,樹蔭的遮陽效果也降低。

李振煌說,市府每年動用大批人力修剪卻讓樹的美觀度減低,與其如此耗費人力,不如將木棉花移植他處,換種其他景觀行道樹,像世賢路種黃金阿勃勒能美化綠化環境、綠蔭效果也佳。

#八德路 #木棉花道 #棉絮 #嘉義市府 #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