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面積達256.87平方公里、將近一整個台北市面積的離岸風場今天順利通過環評小組初審!蔡政府訂定2025年我國定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總發電20%,多個廠商投入離岸風電開發,而至今申請案件中面積最大的「台中渢妙離岸風力發電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今天也順利通過初審,取得競標門票。
依經濟部規劃,第三階段離岸風電開發商需先取得環評初審「有條件通過的審查結論」及其他相關文件才可參與競標,因此通過環評初審成了開發單位的重點。
開發單位表示,風場總面積約256.87平方公里,離岸最短距離約35公里,北區水深範圍約介於60公尺至71公尺,南區水深範圍約介於52公尺至61公尺。
至於外界關注的水下噪音,開發單位說,風機打樁期間,全程採用雙層氣泡幕或減噪阻尼樁錘或導架內建局部氣泡幕或其他已商業化之最佳噪音防制工法減噪後水下噪音將符合最新SEL05160分貝,及SPLpeak190分貝管制標準。
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代表表示,本風場開發面積將近一整個台北市面積,且施工時間達3至4年,在大規模開發下海洋面積已經消失,但卻未見對漁業、海洋衝擊的完整因應方案。
最後還是通過環評大會小組初審,但要求依鄰近離岸風力發電計畫及預定施工期程,強化說明以最劣情境進行整體環境衝擊評估,也要評估開發及鄰近台中港地區開發計畫對鯨豚可能累積衝擊,並提出減輕對策、強化鳥類撞擊影響評估,並要求依據細部地質鑽探結果,如地質條件允許,評估優先使用負壓式沉箱基礎可能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