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表示,10年來,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深度顯著拓展,大力健全多層次市場體系,推出新三板、科創板,設立北交所,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適配性大幅增強。股債融資累計達到55兆(人民幣,下同),暢通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的高水準循環,科創板硬科技產業集聚效應初步形成。交易所債券市場也已經成為非金融企業債券融資的重要管道,期貨、期權品種覆蓋國民經濟主要的領域。

李超稱,這10年,市場主體高品質發展邁上新的台階,實體上市公司利潤占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的比重由10年前的23%增長到目前的接近50%,國民經濟支柱地位更加鞏固。中國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的總資產10年間增長5.5倍,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目前為26兆元,10年間增長了8倍,行業實力大幅增強。

國際方面,據李超介紹,這10年,資本市場的國際吸引力和影響力大幅增長。行業機構外資股比全面放開,啟動滬深港通、滬倫通,A股納入國際知名指數並不斷提升比重,外資連續多年保持淨流入。

李超表示,這10年,資本市場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堅持通過改革提升監管治理效能,健全市場的內生穩定和外部約束機制,及時穩定市場預期,資本市場風險總體收斂,基本可控。近年來也經受住了各種國際國內超預期的衝擊,主要指數穩中有升,健康發展態勢持續鞏固。

#大陸證監會 #李超 #股票 #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