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台積電股東人數在本次股價大跌期間持續增加,市場出現擔憂籌碼變得紊亂的聲音,但外資圈人士直指,影響台積電最重要的因素是外部總體經濟變數,以及國際機構法人態度,反觀新增股東很多都是買進零股,就算股東人數持續攀升至逼近139萬人,對股價影響微乎其微,也就是說,持有台積電約七成股權的外資機構,依然是重中之重。
外資研究機構上周接連送暖,巴黎、瑞信、瑞銀證券全部重申「買進」或「優於大盤」投資評等,且無一下修股價估值,長線目標看700元以上仍是外資圈共識。
瑞銀證券亞太區半導體產業分析師林莉鈞最新觀點是,台積電評價從2021年初的28倍本益比,已殺到15倍本益比,接近五年來13~28倍區間下緣,推估本波去評價化(derating)很可能大致反應了對先進製程競爭擔憂、歐美推動在地化生產中斷、半導體產業景氣下行循環,以及地緣政治等風險。
林莉鈞不諱言,多數投資人普遍認為,無論台積電技術多麼領先,都無法自外於半導體產業景氣放緩影響,而且英特爾意圖恢復代工業務並加速技術進程,或也可能影響台積電營收成長性。但是,台積電憑藉市占提高,加上3奈米製程將充實營運動能,就算面臨產業下行壓力,瑞銀看好台積電表現還是會相對突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