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信辦稱,今年以來,網信辦反詐中心排查打擊仿冒APP4.2萬個,並納入大陸國家涉詐黑樣本庫,現已涵蓋並處置涉詐網址380.4萬個、APP51.4萬個、跨境電話41.5萬個,互聯網預警勸阻平台預警逾20億人次。
網信辦有關負責人指出,詐騙分子仿冒投資平台誘導欺詐網民,讓網民遭受嚴重的財產損失,還可能帶來個人資訊洩露,應引起足夠關注。廣大群眾需通過官方正規管道下載APP;出現非官方客服聯繫的情況,要注意核查對方身分,切勿進行轉帳操作。APP商店等平台應加強對可供下載APP的安全性審核,防止虛假APP渾水摸魚,坑害廣大網民。
為提高人民群眾防騙意識和識騙能力,網信辦通報部分典型案例如下:
一、2022年1月,四川省吳某在網上看到「農E貸」仿冒APP宣傳資訊,點擊下載申請貸款,但顯示放款失敗。所謂線上客服與吳某「溝通」,稱其帳戶資訊不匹配,需資金驗證。吳某信以為真,便向指定帳戶轉帳3萬元,事後發現被騙。
二、2022年2月,河北省姜某下載了「東方財富」仿冒APP進行相關投資操作。期間收到資訊,顯示其進行了一筆20萬元的協力廠商匯款,因未報備屬於違規操作,且已移交風控部門處置,姜某需繳納20%的風險保證金4萬元,否則帳戶將被凍結,轉帳後發現被騙。
三、2022年6月,山東省秦某在「馬上金融」仿冒APP申請貸款10萬元,平台要求先交1萬元金融貸款保險,否則不能提現。秦某按要求交錢後依然無法提現,平台要求再交5萬元驗資費,並承諾會將保險費和驗資費一併返還,秦某充錢後合計被騙6萬元。
四、2022年4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張某某下載了「中郵證券」仿冒APP,跟著微信群裡的「老師」進行投資操作。一開始投入了10萬元,盈利後又追加了30萬元,結果發現投資持續虧損,張某某打算將剩餘的錢提現,但多次提現失敗,且平台催促其繼續追加投入。張某某察覺異常,隨後平台無法訪問。
五、2022年1月,江西省彭某在「安逸花」仿冒APP申請貸款,提現時提示銀行卡號錯誤,帳戶被凍結。平台讓其轉帳1萬元以證明是本人操作,彭某轉帳後帳戶恢復正常,隨後發現又被凍結,平台聲稱彭某操作失誤,需繼續驗證,彭某發現被騙。
六、2022年5月,遼寧省章某經朋友推薦下載了「平安證券」仿冒APP,先後投入了18萬元。不久章某收到了平台升級的通知,並按提示進行了升級操作,但平台顯示其帳號為「風險帳戶」,存在洗錢嫌疑,需要向監管部門的「安全帳戶」進行轉帳驗證,否則無法正常使用。章某多次進行轉帳,合計被騙25萬元。
七、2022年3月,河南省錢某在「長城資產」仿冒APP上進行期貨投資。平台客服以免費提供增值服務為由添加其微信,並告知錢某繳納2.5萬元即可成為「VIP用戶」,可享受手續費打折並優先獲取相關市場訊息。錢某信以為真,便向指定帳戶進行了轉帳,最後被平台客服拉黑。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