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維護水體水質,改善河川污染情形,環保署將民國91年宣布為「河川污染整治年」,在全國各重點整治河川成立水環境巡守隊(簡稱水巡隊),透過政府的力量加上熱心民眾的投入,志願性地進行巡守通報、水質監測、淨溪淨岸、環境教育及生活污水源頭減量。這股民間環境守護的力量,從民國91年推動之初成立的25支水巡隊隊伍,至今已在全國成長為468隊,隊員總計1萬3,382人的規模,於各地守護心中那條「家鄉的河川」。統計近10年資料,全國水巡守志(義)工們平均每日共有74次巡檢,每9次巡檢就有1次污染或髒亂點通報案件,每天至少有5場淨溪淨灘活動,平均每天可清理出357公斤垃圾及138公斤資源回收物。
20年來水巡隊改變了河川污染情況,也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以臺南二仁溪為例,過去是以廢五金廢棄物嚴重污染聞名的河川,在環保署強力拆除57家非法熔煉業後,民間持續進行巡守通報,讓不法的偷倒(排)的污染行為逐漸減少,也因為民間河川守護團體持續關切河岸廢五金棄置問題,經過公私部門不斷的討論,讓政府單位得以跨單位合作進行清除,於民國95年到102年間,共移除了27萬8千多噸沿岸廢五金廢棄物。在地水巡隊也接續認養場域進行生態復育,讓原本只有少數耐污染魚種能夠生存的二仁溪河口,到現在可以記錄到30幾種魚及20幾種蝦蟹類,堪稱是公私協力的最佳範例。
跟環境教育的結合,更深植水質保護的理念在基礎教育及家庭生活中,水巡隊中也有各級學校的參與。其中,一群華德福實驗學校的家長和熱血孩子共同參與組成香山少年淨灘團,自民國104年起在新竹的海邊淨灘,守護海岸環境。他們探索海岸生態、撿拾及分析海灘廢棄物、以藝術創作方式付與垃圾新生命,以海岸為教室,行動式的環境教育,感動更多的家庭及學校加入他們守護水環境的行列。
水巡守志(義)工也是政策推動好幫手,中南部水巡隊原本對排水溝偶發的豬糞尿污染及臭味感到困擾,透過巡守及水質檢測來監督畜牧廢水的不當排放,民國107年配合環保署畜牧廢水資源化政策,於環保機關輔導下,水巡隊也開始轉型協助沼液農地肥分澆灌的媒合與監看作業,以在地人脈媒合畜牧業與澆灌農地,也確保澆灌的肥分滴滴入田,不再污染河川。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