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超大型規模的研究顯示,肌肉力量與失智風險有高度關聯性,因研究對象為逾19萬的39~73歲者,亦即納入中年人。北榮醫師表示,此研究是至今最大規模的長期實證研究,有助確認肌力與失智症間的密切相關。醫師並提醒,不到40、50歲的民眾,若發現已無法打開瓶罐罐蓋,就恐是肌力不足,將成失智症的危險族群。

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 Neurology(神經學)近來刊載一份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團隊的研究,團隊選用握力做為全身肌肉力量的指標,來探討肌力與失智風險的關聯性,對象為190,406 名39~73歲者。結果發現,肌力與認知功能老化的指標高度相關。該團隊建議,增加肌力的早期介入措施,尤其是中年人,有助維持神經認知和大腦健康。

北榮一般神經科主治醫師王培寧表示,台灣也曾針50歲以上者進行肌力與失智症的研究,此次的新研究擴大為39歲以上,頗具參考價值,因為臨床發現,失智症愈早發現治療效果愈好,尤其是預防上更是中年一定就要開始。北榮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也表示,此項大規模的實證研究頗具參考價值,醫界認為,肌肉可能分泌某種物質,可增強智力,但機轉尚不清楚。

王培寧進一步表示,早期認為運動有助大腦認知功能,多建議長者進行有氧運動,近年來發現肌少症與失智症頗相關,因此建議長者在有氧運動前後做肌力或重力訓練,例如阻力型的運動,靠肌力訓練來維持肌肉的質與量。

王培寧表示,臨床診斷上,尚無將測量握力列入常用的檢查,但民眾可自行注意自己的握力有無較以往差,例如仍屬中年卻無法旋開寶特瓶等瓶蓋,就可能是手指力與手腕力不足的問題,「即使先天可能有失智症基因,若透過及早訓練肌力,仍有助漸緩失智症的到來。」

#失智症 #肌力 #發現 #握力 #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