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各國旱象不斷,我國也面臨百年大旱,為了因應可能再度發生的旱象,經濟部南區水資源局及北區水資源局分別送出「台南海淡場」及「新竹海淡場」環評,並雙雙在今天通過環評大會。

台南海淡場位在台南市將軍區七股鹽田(青鯤鯓附近之公有地,面積約17公頃),主要工程包括海淡廠、取排水管線,並規劃採逆滲透法,或更節能方式製水,最大產水規模每日20萬立方公尺,最大取水量約每日55.4萬立方公尺,最大排放水量約每日35.4萬立方公尺;由於海淡場需要大量用電,因此也承諾夏月降載產水。

新竹海淡場則位於新竹漁港(南寮漁港南側之國有地,開發面積約10.115公頃),主要工程包括海淡廠、取排水設施,也規劃採逆滲透法,或更節能方式製水,最大產水量為每日10萬噸,預估每日取水量30.4萬噸,濃排水量為每日20.4萬噸。

新竹海淡場則承諾在每年用電較緊繃的6月至9月降載至每月150萬立方公尺,並配合台電公司緊急應變措施。

經濟部水利署代表表示,極端氣候頻率增加,近來美國、義大利等地也接連發生旱象,海水淡化廠不受氣候影響,能夠提升水資源韌性,經濟部提報新竹及台南海淡場,並皆有夏季降載措施,希望把環境影響降到最低。

#海淡 #台南海淡場 #新竹海淡場 #環評 #新竹漁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