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第3艘航母「福建」艦正在上海造船廠進行艤裝作業,而最近在社群媒體上出現的照片顯示,它的雷達和武器系統還沒到位。
據《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19日報導,「福建」艦是6月17日下水,至今已超過1個月。而軍事分析家說,從艤裝,測試到海試,它要服役可能還需要好幾年。
軍迷17日拍攝,並上傳微博的照片顯示,控制塔上的兩個安裝基座還空著。不過,當「福建」艦上個月下水時,兩處都有遮蓋,而這就是346型先進「主動電子掃瞄陣列雷達」(AESA)將安裝的地方。
據台灣海軍前艦長、軍事專家呂禮詩說,雷達系統應該會在目前的艤裝作業中安裝。「舉行下水儀式時,由於看到這些洞不好,所以主動電子掃瞄陣列雷達的安裝基座由飾板覆蓋,」他指出,下水表明它的主結構和推進系統已完成。
此外,呂禮詩說,「福建」艦延遲下水,意味許多水下工程測試,還有其他後續作業也很可能延後。最初各方預料,它會在4月23日中方海軍建軍73周年時下水,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上海封城而延後。後來廣泛預測,它會在6月3日端午節時下水,但在沒有解釋的情況下,又再度延遲。
而最新的照片顯示,控制塔上的部分窗戶被封起,而下水當天原本在艦首出現的1130型近防砲似乎已被拆下。此外,照片也顯示,電纜連結著艦體和岸上裝備。
北京軍事專家李杰說,艤裝作業將包括安裝武器系統,還有啟動推進系統。他指出,由於當時推進系統沒啟動,「福建」艦並沒有電,因此為了艤裝,需要電纜接上岸上電力。而航母下水後,結構在水壓下會有些變化,所以武器系統和其他重要裝備會在下水後安裝。此外,李杰推測,「福建」艦要完成艤裝,展開繫泊試俥,起碼還需要6個月。
另一方面,北京軍事科學「遠望智庫」研究員周晨明指出,最新的照片顯示,「福建」艦要交付海軍,可能還需要好幾年。他說,測試裝備電磁彈射系統(EMALS)的航母,要比測試裝備傳統蒸汽彈射(Steam Catapult)系統的航母來得複雜,也更富挑戰性。而「福建」艦很可能會像「福特」號(USS Gerald R. Ford,CVN-78)一樣,遭遇類似的發展難題。
而「福特」號是美國最昂貴的軍艦,前後花了14年,並砸下133億美元(近4,000億台幣)研發打造。在它下水後超過3½美國海軍才接收,後來又耗費5年,遭遇無數技術問題後,今年4月它才進入戰鬥備妥狀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