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賴清德今出席國策院舉辦的新書發表會致詞表示,中國應該要理解,台灣社會、人民對中國的善意,若這段時間無法充分了解蔡英文總統兩岸政策所蘊含台灣社會的善意,往者已矣來者可追,這6年來,蔡總統對兩岸關係上的用心跟努力,這也是一個機會,搭起兩岸新的交流,讓兩岸能往好的方向發展,「我相信,在這情況之下,習近平所謂的挑戰,也應該可以逐漸卸下」。

賴清德日前赴日弔唁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返國居隔、自主管理,今首度出席公開行程;媒體問到,怎麼評價安倍晉三以及前國策顧問金美齡說駐日代表謝長廷都沒有做事等問題,賴清德低調走過沒有回應。

賴清德今致詞指出,若把每個國際間競逐國家比喻成在大海中行駛的一艘又一艘的船,2016年之後,這片大海就從未平靜過,在大海中每艘船,也都在驚濤駭浪中。

他說,國際社會持續在劇烈變化中,也充分感受到,國際社會上,結盟更對立正在重新建構,朋友跟敵人,也在重新界線,經濟重心正在轉移、產業鏈正在重組,每個國家包括台灣,都在摸索出自己最佳方向,希望能穩定自己,也能夠在這片驚濤駭浪中,成功走出來。

他說,台灣的壓力因為處置得當,這壓力已經漸漸轉到中國大陸身上,好在,也好感謝台灣人民,6年前將台灣這條船,交給蔡英文總統掌舵,蔡總統的冷靜及國際視野,正確掌握國家大政方針及國際發展方向,儘管大海波湯洶湧,但台灣政府,乘風破浪往正確方向邁進。

他說,也感慨,這6年來,台灣善意不斷被忽略,蔡總統在2016年就職典禮,提出「根據中華民國憲法跟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進行兩岸交流,無非希望保住台灣的主權,也希望對中國遞出橄欖枝,但很可惜,中國回答台灣的是,「這份考券還沒有答完」;蔡總統沒有放棄,後來又提出「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會在壓力下屈服,也不會走回對抗的道路,很可惜,中國賞給台灣的,是港澳模式的一國兩制的,好在台灣人民作為蔡英文後盾,特別是中產階級跟年輕人。

他說,蔡總統第二任上任之初,特別提到「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四原則,再一次遞出橄欖枝,結果得到是,中國飛機不斷飛到台灣西南角的航空識別區,在國際上受到更嚴厲打壓。

他說,若中國可以理解蔡英文領導的政府及台灣人民的善意,妥善回應,不僅兩岸關係不會如此緊張,習近平的挑戰也不會如此巨大。

他指出,俄羅斯攻打烏克蘭後,不僅美國、日本等國際間個別領袖對台灣支持,還有G7、歐盟等高峰會,都紛紛表態對印太地區和平穩定的關注,還有不少人提到,如果台灣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或九二共識,是否有新的共識可以用來進行兩岸交流?

他說,「我個人認為,任何有目的性的性政治前提作為交流,其實都不需要」;例如安倍台灣的的幫助,或是日本對台灣的支持,從來沒有預設前提,其實國家之間的交往,跟人與人間交往都一樣,尊重、善意才是最重要。

#台灣 #蔡總統 #中國 #善意 #賴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