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今天在大倉北海草移植復育區海域放流10萬隻沙蟹稚蟹,期盼沙蟹好好成長,讓海洋資源生生不息。

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謝恆毅透過新聞稿表示,今天在大倉北海草移植復育區放流的10萬隻沙蟹稚蟹,每隻在1公分左右,由中心自行培育,生長茂密的海草葉片能夠讓放流的蟹苗躲藏其中,不會輕易地被中大型掠食者捕食。

謝恆毅表示,澎湖中心在103年於大倉灣北端海域設置海草復育區試驗,以人工移植有近5萬株海草,做為沙蟹稚蟹放流的場域,每年放流沙蟹稚蟹數十萬隻,大大提升沙蟹的存活率。

水試所澎湖中心指出,沙蟹又稱遠海梭子蟹,為重要食用蟹類,深受民眾喜愛,近年因過漁與棲地破壞等因素,產量逐年減少,水試所以培育幼蟹量產模式來放流,籲請民眾不要採捕10公分以下的沙蟹,讓沙蟹的漁業資源得以永續。(編輯:謝雅竹)1110721

#沙蟹 #放流 #水試所 #稚蟹 #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