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春指出,為打擊欺詐騙保,4年來,國家醫保局組織各級醫保部門建立了5項機制,包括全覆蓋式的日常監督檢查機制、「雙隨機、一公開」的飛行檢查(跟蹤檢查形式)機制、多部門綜合監管和聯合懲戒機制、面向全民的舉報獎勵機制,及公開曝光機制。
李淑春稱,截至2021年底,醫保局共開展飛行檢查160組次,檢查了定點醫藥機構336家,查出涉嫌違規的資金有30餘億元,國家和各級醫保部門建立舉報獎勵制度,開闢電話、微信、信件等舉報管道,各地已經查實並且追回資金約1.13億元,兌現舉報獎勵約200萬元,充分彰顯「大監督」威力。另外,從2019年起到現在,國家層面曝光的欺詐騙保案件有111起,涉及的違規資金1.4億元。
此外,李淑春說,在建立健全醫保基金監管長效機制方面,國家、省、市、縣四級醫保的行政部門內設基金機關部門,建立專職監管機構150多家,組建了8600多人的醫保基金的監管隊伍。同時,國家醫保局制定推出了《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這也是中國醫療保障領域第一部行政法規。
醫保局6月初發布的2021年大陸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大陸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總收入2兆8727.58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大陸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總支出2兆4043.10億元,比上年增長14.3%;大陸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當期結存4684.48億元,累計結存3兆6156.30億元。
為破解群眾看病貴問題,李淑春介紹,2018年以來,醫保局會同有關部門以帶量採購為核心,推進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的集採改革向深度和廣度拓展。
李淑春表示,從改革成效看,國家組織藥品的集採平均降價超過50%,心臟支架、人工關節的集採平均降價超過80%,累計節約費用在3000億元左右。在降價同時,集採兌現了帶量的承諾,群眾使用原研藥和通過仿製藥品質和療效一致性評價藥品的比例超過了90%,高品質藥品的可及性大幅提升。
國家醫保局還建立了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2018年以來,每年動態調整醫保的藥品目錄共進行了4次,4年累計調入507種,調出391種,目錄內的西藥和中成藥數量增到了2860種。其中,整合大陸需求談判議價將250種新藥納入目錄,平均降價超過50%。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