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每天喝咖啡的習慣,是提神的飲品之一,2023年元旦起,現場調製飲料只要含咖啡因都須標示含量,包括紅、黃、綠3色。台中慈濟醫院家醫科醫師李宜軒提醒,許多食、飲品含咖啡因,不能只看燈號,而是要計算吃了多少咖啡因。
衛福部食藥署宣布2023年元旦起,現場調製的飲料只要含咖啡因,都須標示咖啡因含量,標示紅、黃、綠3色。以健康成人為例,標示紅色飲品每日上限1杯、黃色則不超過2杯、綠色為3杯。
李宜軒指出,不少人為了考試或工作,購買市售能量飲料提神,但提神關鍵成份就是「咖啡因」。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不能只參考現調飲品紅黃綠燈,還要注意包裝飲品上咖啡因含量標示,如能量飲、可樂都是常被忽略的咖啡因飲品;另巧克力、咖啡相關製品及止痛藥,含有咖啡因卻不在食藥署標示規範內。
咖啡因是一種能刺激中樞神經興奮劑,醫學臨床較常用於複方配藥治療頭痛,過量使用會引發心悸、頭痛、焦慮、失眠等症狀。李宜軒表示,長期大量使用會有依賴成癮風險,不宜突然停用,以避免戒斷症狀;適量攝取,對身體還是有好處。
另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應不超過300毫克、孕婦不超過200毫克。台中慈濟醫院營養師顏慧菁補充,咖啡因會減少鈣與鐵吸收,尚在發育中的青少年及孩童應少量甚至避免攝取,以免影響生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