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家卓越建設獎為國內年度建設最高榮譽獎之一!中市水利局長范世億說,該局四件公共工程參賽全數獲獎,分別是「惠來溪及潮洋現地處理水環境改善工程」、「旱溝排水水環境改善計畫中部科學(后里)園區綠10-2溪畔景觀池工程」、「台中市綠川水環境改善工程(興大園道亮點河岸)」、「東大溪水環境及鄰近區域環境改善工程」,顯示該局在水環境改善工程推動有目共睹。
范世億說,「惠來溪及潮洋溪現地處理及水環境改善工程」獲得最佳施工品質類「卓越獎」,以水質改善為核心,除兼顧既有的河道防洪機能外,同時進行水質改善及整體水岸環境提升,注入綠色元素;打造惠來溪與潮洋溪的新風貌,該工程取得最佳施工品質類卓越獎,也取得金安獎與工程會金質獎。
范世億指出,「旱溝排水水環境改善計畫中部科學(后里)園區綠10-2溪畔景觀池工程」獲得最佳環境文化類「金質獎」,為提升后里地區的防洪安全,同時兼顧休憩及生態機能,打造面積約1.06公頃的生態滯洪池,並於臨路側規畫人行步道、賞景等空間,提供園區及周邊居民舒適的休憩空間;尤其通過今年梅雨鋒面過境的強降雨考驗,易淹區域已無淹水情形成功發揮滯洪減災功效。
「台中市綠川水環境改善工程(興大園道亮點河岸)」獲得最佳環境文化類「金質獎」,工程兼顧防洪、水質、景觀及居民生活需求,整治後綠川沿岸成為舒適的休閒空間,與在地融合且具有溫度。綠川興大段有三大特色,包含營造生態多樣性、親水環境及保留人文空間,打破校園與社區的邊界,為興大週邊帶來新氣象。
范世億強調,「東大溪水環境及鄰近區域環境改善計畫」獲得最佳環境文化類「金質獎」,以打造日處理量達1萬噸的水處理設施,同時導入油脂截留器創新施政,成功將東大溪水質由嚴重污染降至輕度汙染。該工程也同時獲得「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110年度標竿學習案例特優獎」、「第21屆公共工程金質獎設施類─優等獎」等多項大獎肯定。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