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證券長期對航運族群持正面觀點,且對產業追蹤也是外資圈中相對緊密者,滙豐認為,航運族群的前景現正飽受挑戰,最大的問題出在供需面的變化上。滙豐提出,貨櫃航運明年的需求將進一步正常化,不會像疫情嚴峻時期那麼爆發,且隨塞港部分緩解,可能向市場釋放大量運力,船隊供應明、後年也將顯著提升。整體來看,供給過剩無法辨免,導致這兩年運價大幅修正。
滙豐所做研究顯示,考量跨太平洋航線趨於正常化與歐洲需求積弱不振,全球貨櫃貿易2022、2023年將連續年減2%與3%,但船隊運力反而將在2023~2024年持續成長,年增率分別高達6.5%與8%。
外資估計,長榮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58.5元,但到了明年,EPS將驟降至10.27元、大減超過8成,2024年還要再腰斬到5.35元,獲利滑坡速度驚人。
巧合的是,台灣的研究機構中,過往對海運三雄看好度最高的投顧法人,同樣剛剛降評長榮,理由是庫存升、需求降、物流改善,研判旺季不旺,淡季可能更淡,運價易跌難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