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今年強勢走升,且在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激進升息策略不變的背景下,美元料將持續走強,但頂尖經濟學家克魯曼(Paul Krugman)示警,聯準會激進升息將對全球造成嚴重損害,不應該只聚焦在通膨,同時也需要評估對全球經濟的衝擊。
聯準會緊縮貨幣政策促使美元強勢走升,美元指數在上周五(9日)觸及109,而其他貨幣則持續下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專欄指出,儘管美元走升的部分原因是聯準會收緊貨幣政策,歐洲央行也調升相似幅度的利率,但美元仍是導致歐元下跌的主因。
克魯曼表示,這很大程度是建立在美元作為主導貨幣的歷史,這使其在外匯市場上難以被推翻。雖然美國占全球GDP比重已由1960年的40%來到約25%,但全球貿易仍以美元計價為便。
克魯曼說,當一種貨幣確立其主導地位,這種地位通常會延續。美元是最多人使用的貨幣,全球貿易也多以美元計價,這使美元交易、借貸會更加便宜,融資的低成本也鼓勵以美元結算。
而這種趨勢也表現在債務和股票上,世界大部分債務以美元計價,且相對歐元區股票是以國家或地區區分,這使美國股票相對前者而言更吸引國際投資人。這一切解釋美元對其他國家資產負債表巨大的影響力,部分經濟學家開始認為,聯準會升息前,必須考量全球經濟的健康狀況。
克魯曼則對此抱持疑慮,聯準會十分擔憂通膨對美國經濟造成根深蒂固的影響,他認為聯準會不會聽起這方面的建言,「這種隱憂會主導一切,直到通膨明顯下滑的跡象出現」。
克魯曼強調,美元走強將衝擊全球經濟以外,由於美元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聯準會緊縮貨幣政策對其他經濟體央行也會帶來嚴重的影響,「聯準會不應僅著眼抑制通膨,同時也需評估對全球經濟的衝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