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13日引述消息人士指出,美國正在考慮選項,對中國大陸提出系列制裁方案,以威懾北京侵略台灣,同時間,歐盟也正面臨來自台灣的政治壓力。

消息人士指出,華府的制裁考量及台灣對歐盟代表的遊說都仍處於初步階段,有此動作主要是台灣海峽情勢升溫,擔憂北京犯台。

目前美、歐考量的制裁方案,主要是在西方限制電腦晶片、電信設備等敏感科技領域以外採取額外措施,消息人士並未說明正在考慮哪些方案,不過對世界第2大經濟體、全球最大供應鏈之一的中國大陸祭出制裁,制裁的可行性受到質疑。

前美國商務部官員尼卡赫塔爾(Nazak Nikakhtar)說:「考量到美國、盟友與中國經濟的廣泛糾纏,對中國實施制裁比對俄羅斯實施制裁更為複雜。」

報導引述1名美國官員及1名與華府密切協調的國家官員指出,美國官員們正考慮對中國大陸提出一套可能的制裁方案,以威懾北京侵犯台灣的企圖。這2名消息人士指出,美國是在俄羅斯於2月入侵烏克蘭後開始討論制裁方案,不過8月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大陸的反應,使得制裁談判變得更加迫切。

報導指出,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盟友的支持下,美國也在1月對俄羅斯採取類似作法,威脅祭出制裁,不過這項措施最終仍未阻止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這名非美國官員表示,白宮目前正專注於讓各國意見一致,包括協調歐洲與亞洲,同時避免激怒北京。

專家推測,中國大陸解放軍可能成為這波制裁目標,美國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學者辛格頓(Craig Singleton)分析,「初步的制裁談判可能會圍繞限制中國取得特定必要科技,以維持對台軍事行動。」

針對報導,白宮拒絕評論,不過我外交部指出,已就解放軍近期對台灣的軍演及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巨大挑戰」,與美國、歐洲及其他志同道合夥伴討論,但拒絕透露細節。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引發中國大陸對台進行軍演。

■台灣遊說歐洲

路透社另外引述6名熟悉台、歐討論內容的知情人士指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台灣就開始與歐洲討論制裁,不過解放軍近期的軍演行動讓台灣的立場更加強硬。

報導指出,近幾周來台灣高階官員要求制裁準備的呼聲愈來愈高,尤其北京近期一份有關台灣的白皮書內容,刪除了如果控制台灣不會派遣軍隊或政府駐台的承諾,這份白皮書內容促使台灣更努力遊說歐洲。

1名消息人士透露,台灣沒有提出具體要求,只希望歐洲事先規劃,如果北京攻打台灣,歐洲會採取哪些行動,同時也希望歐洲私下警告北京將會面臨後果。

另1名知情人士指出,有鑑於中國大陸對歐盟經濟的重要性遠大於俄羅斯,歐洲官員至今都不願就人權問題嚴厲制裁大陸。

歐盟的制裁行動需要27個會員國全體同意,這個目標通常難以達到,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歐盟甚至難以就孤立莫斯科達成共識。

消息人士指出,即便自解放軍開始進行軍演以來,台灣官員就已經與歐洲官員進行廣泛的私下接觸,但實際上除了梵蒂岡以外,所有歐洲國家都沒有和台灣有正式外交關係,而是和中國大陸有外交關係。

另1名知情官員指出,作為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尤其「小心翼翼」,「我不認為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情況根本上改變了他們對與中國關係的看法。」

不過路透社也指出,目前德國政府內部確實愈來愈擔憂經濟依賴大陸,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13日承諾,新的對陸貿易政策將「不再天真」。

針對報導,德國總理發言人拒絕評論。

文章來源:Exclusive: U.S. considers China sanctions to deter Taiwan action, Taiwan presses EU

#台灣 #中國大陸 #制裁 #美國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