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凱-KY擁有41家儲能電池和EV電池客戶,遍及歐美日韓和南亞(東南亞跟印度)。立凱2022年上半年度營收2.23億元,年成長107%,擴展歐美亞營收占比由28%增達87%,而占比則從72%下降至13%。2022年上半年度稅後淨損1.87億元,也縮小59%,財務虧損正在大幅縮小。

展望未來一年,客戶需求依然強勁,磷酸鐵鋰在儲能、開發電動車的需求量十分強勁。立凱董事長張聖時表示,整個歐美鋰電池健全強韌,為因應本國鋰電池供應鏈政策目的,立凱也啟動授權技轉客戶海外設廠部分,歐美澳企業磷酸鐵鋰,現階段正在進行授權跟技轉,這幾個月已接觸將近30家公司,在當中篩選六家企業,包括歐洲2家、美國3家、澳洲1家,符合雙方合作需求目的,也符合終端客戶的需求,尤其是在本地化量產需求,這也和立凱設定今明兩年完成4-6家授權目標相符,近期之內也將準備進入議約階段,積極推進此方向,近期有更多消息也會在宣布。

根據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今年3月22日最新報告顯示,2030年LFP電池每年需求將超過3000Gwh。依照大陸情況推估,磷酸鐵鋰可占6成,一年需求大約為500萬噸,立凱被授權的4-6家客戶,每家預料能發展出年產10萬噸以上產能規模。

在全球淨零碳排目標的驅動下,道路交通領域電動化轉型加速,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處於快速成長期,拉動動力電池需求高速增長,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至2024年全球動力電池市場裝機規模預計將從GWh 邁進TWh,至2030年將超過3TWh,其中,中國動力電池裝機規模預計將占據全球約45%。

董事長張聖時說明,LFP不是標準品,需要差異化,每個客戶均需要3-5年客製開發時間,以致研發費用相對高。產品生命周期可以長達20年。除了大陸相關企業以外,立凱累積生產數量最大的,台灣工廠累計出貨已達1.5萬噸以上。

LFP三大應用場景,EV電動車、ESS儲能、半固態與SSB固態電池。EV電動車方面,立凱(5227)專注於行駛里程低於600公里的車輛,這是特斯拉「標準里程」的車型。ESS儲能,立凱電70%的產能用於儲能客戶。而半固態與SSB固態電池,有更高能量密度的半固態與全固態電池有利於LFP/LMFP材料滲透率。

其中半固態乾式鋰電技術將改變世界格局,以24M為例,立凱電LFP是24M唯一認證採用的供應商。24M的革命性半固態電池技術優勢,厚層塗佈正負極板提高能量密度、無電解液層的半固態電池提供「安全及循環壽命更長」、電芯成本比傳統電池降低25~40%,以及生產流程只需5項,傳統為傳統13項,大幅度降低投資生產成本。(2-1)

#立凱 #客戶 #LFP #營收 #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