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持續上漲,台灣民眾黨婦委會今(16)日召開「我們與餓的距離」記者會,高喊「官員吃補,民眾吃土!」全台各地除了柴米油鹽、雞蛋等民生品漲幅至少1成之外,平民小吃的漲幅最高達25%,民眾黨強調,通膨已吃掉薪水漲幅,更嚴重衝擊弱勢生計,呼籲政府提出積極作為因應。

民眾黨婦女事務委員會籌備處指出,全台各地柴米油鹽都上漲,雙北基但漲幅約10%、高雄的木瓜牛奶也漲8%至9%,屏東的美食小吃韭菜盒、豬肉餡餅等都漲25%,金門高粱也漲10%。此外,民間的食物銀行也越來越多,甚至喜宴結束後還會有弱勢家庭排隊打包剩菜,民間已經食在受不了。官員不能自己吃補讓人民吃土。政府須更積極處理物價問題。

民眾黨秘書長謝立功表示,行政院主計總處發表7月份經常性薪資年增率達3.52%,但台灣最新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續5個月漲了3%,「薪水雖然有漲,但通膨已經吃掉了薪水的漲幅,所以今年上半年實質的經常性薪資是負成長,換言之,我們實質的消費力是不增反減。」他直言,政府不能只是公布數據,還要通過一些政策去平抑物價。

賴香伶批評,物價上漲衝擊最大的是弱勢族群,對於物價上漲,政府不要只會去查有無哄抬價格,但始終沒有抑制住物價上漲。她以桃園客家菜包為例,以前1顆30元,買3顆還百元有找,但現在1顆40元,就會讓人少買一點、少吃一點,到便當、買菜都出現這樣的情況,連帶小孩、長輩的營養都受到影響。

#民眾黨 #漲幅 #積極 #物價上漲 #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