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化慶安宮修復時在山牆壁體內嵌入不銹鋼片。(台南市文資處提供/曹婷婷台南傳真)
善化慶安宮修復時在山牆壁體內嵌入不銹鋼片。(台南市文資處提供/曹婷婷台南傳真)

上周末花東地震,台南也很有感,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盤點全市古蹟,3處零星些微受損,均將展開後續修復,包括風神廟柱體現龜裂,正門移位無法開啟;台灣首廟天壇屋頂剪黏掉落但非古蹟本體,將由廟方修復;學甲慈濟宮木柱、壁體均傳出裂縫,研判可能是舊有裂縫,仍待釐清中。

上周末地震讓不少人心有餘悸,地震不只人人聞之色變,對於古蹟眾多的台南而言,面對地震更是一大考驗。2016年0206美濃地震,即造成台南多達43處古蹟及歷史建築受損,去年11月宣告全數完成修復。文資處表示,由於之前修復耐震升級,上周末地震後,各古蹟回報災損僅3處,其中風神廟因仍在修復保固期內,將由廠商展開修復。

文資處指出,經歷0206地震浩劫,古蹟修復工程特別將結構補強工法融入傳統建築,期能有效延續期能有效延續古蹟、歷史建築的壽命與價值。

文資處舉市定古蹟善化慶安宮為例,0206的東西向震波造成南北座向的慶安宮山牆壁體龜裂、門樓與三川殿牆體撞擊破裂、附壁柱變位等災情,修復時在山牆壁體內嵌入不銹鋼片,面覆不銹鋼絲網補強;三川殿牆體與門樓間施以不鏽鋼螺桿鎖固;另也運用千斤頂將變位的附壁柱慢慢地推回復位後,以不銹鋼螺桿鎖定於牆面,增加穩固性。

此外,今年10月將迎接百周年的國定古蹟原台南水道,也曾於0206遭受重大損壞,當時,快濾筒室因劇烈震力,造成東側紅磚山牆移位,數根扶壁斷裂,古蹟外觀嚴重受損,震後優先緊急支撐,避免餘震加重古蹟損壞程度。

修復時,也為了將整片山牆精準地扶正歸位,分別於山牆內外兩側以千斤頂同步施力,一步步扶正傾斜山牆。尤其,牆體頂部則增設鋼構圈梁,以增強耐震能力,且對於扶壁修復補強,也在每根扶壁內嵌入槽鋼後,再以螺栓內外對鎖。

文資處指出,除於硬體方面逐案檢討各古蹟歷史建築面臨地震結構風險,也會同研議專屬的抗震因應計畫,增設補強措施,軟體方面則每半年召集古蹟歷史建築的管理人員參加防災演練與教育訓練,多管齊下,保護珍貴的文化資產。

#古蹟 #修復 #地震 #珍貴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