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2021年,中國非油氣礦產地質勘查投資自2013年以來首次增長。非油氣礦產地質勘查取得重大進展,2021年大陸全國新發現礦產地95 處,其中,大型38 處,中型34 處。
《報告》指出,中共十八大以來,綠色礦山建設從倡議探索到試點示範,再到上下聯動推進,成為推動礦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平台和生動實踐。2018年發布了有色金屬、煤炭等9個行業綠色礦山建設標準規範。開展大陸全國綠色礦山遴選工作,目前共建設1100 多家國家級綠色礦山,創建50 家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綠色礦山建設在促進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生態修復治理、構建礦區社區和諧關係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成為礦業領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
地質數據匯交率也從2012年的32% 提高到2021年的91% ;大陸全國館藏量已超過3000萬件,實物岩心超過450萬延米;油氣地質資料完成補交358萬件;通過完成1041萬件歷史存量紙質地質數據的數位化工作,實現了館藏資料全部數位化;建立了國家地質數據資料中心和統一的管理服務平臺,全流程線上監管匯交資訊並及時提供政務服務;2021年提供到館和網路流覽服務超1500萬件次。同時,積極為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保障資源安全、各類規畫編制、生態修復、抗震救災等提供專題服務。
《報告》還指出,2021年,積極推動大陸國家重點研發計畫等大陸國家科技計畫專案實施,產出了一批重要成果;發布實施了地質礦產領域國家標準8 項,行業標準115 項。大陸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方面,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大陸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獲批建設,另建有大陸國家非金屬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等4 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自然資源部科技創新平台方面,在礦產資源領域布局建設了40個重點實驗室、24個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和38個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研究領域涵蓋了地質礦產調查評估、礦產資源勘查、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礦山生態修復等領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