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報導,美國主導的「晶片四方聯盟」劍指大陸意味濃厚,與兩方關係緊密的南韓陷入兩難境地,簽署與否牽動南韓未來經濟走向,甚至是對該國「忠誠度」的一大考驗。
聯盟以美國為主導邀請台灣、日本和韓國組成,但礙於台日韓各有顧慮,倡議提出一年多進度緩慢,初步會議仍未召開,細節無法敲定,金融時報此前報導指,擔憂大陸的報復及日韓間的緊張關係等綜合因素,成為阻礙該倡議進度的主因。
日經亞洲報導,美國準備舉行該聯盟初步會晤,受邀成員日本、台灣和韓國都在半導體產業居領先地位,雖然細節迄今還沒敲定,但該倡議已被解讀為對抗大陸在半導體的影響力,而這也讓南韓在美中對抗之間搖擺不定。
2021年,大陸占南韓貿易總額的24%,成為南韓最大貿易夥伴,半導體出口占其中的60%,達768億美元,也因此一旦大陸如果提高關稅或其他制裁措施,勢必會對南韓核心產業造成嚴重衝擊。
一名南韓商業領袖直言「這不再是單一企業能夠獨自面對的問題」,而南韓企業不斷呼籲韓美政策應該極力降低對商業活動的影響,SK集團董事長崔泰源(Chey Tae-won)7月赴美也向拜登表達產業的擔憂。
報導總結,隨著美中分岐持續擴大,南韓的戰略外交面臨十字路口,總統尹錫悅是否加入晶片四方聯盟,關係到韓國經濟的未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