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利率急升,股市回檔、債券殖利率反彈,讓金融股亦受傷,程淑芬強調:「營運上沒有看見很大的問題」,反而是美國10年期公債利率已近4%,這是過去一、二年想像不到的,壽險業反而可趁此時市場波動,將到期債券、短天期債、新增保費,轉入高收益債券,提升資產及負債存續期間的匹配度,並拉高經常性收益率,將過去依賴資本利得比重高的情況,調整為高固定收益,「獲利品質可提升」。
同時,程淑芬以國泰人壽為例,認為今年有四大機會,一是可掌握升息,拉高經常性收益率外,強化資產負債匹配;二是美元強勢下,動態避險是有外匯利益,三是去年即看見經濟不確定性,從去年到今年初,就先實現資本利得,落袋為安,且從2018年開始國壽堅持維持較高的資本適足率,即RBC在300%以上,就是為了適當時機可以逢低進場,四是高利率時,更可準備2026年要接軌IFRS17。
程淑芬分析,今年台股從18,000點到目前的13,466點,其實股市是提早反應總經跟基本面,今年全球發生多面向變數,即經濟、供應鏈及地緣政治的不穩定,引發金融市場比較明顯回跌,過去10年訴求被動投資大型股比較安穩,但這波因為美元走強,市場波動大,新興市場,尤其是亞洲經濟比較強健,且儲蓄率較高,交易量也不錯,尤其是台灣與韓國比較容易成為外資提款機。
因此這波股市從多頭回檔,程淑芬說「成也大型股,但短期受傷最重也是大型股」,台股以近12個月來看,本益比10倍左右,股價淨值比約1.6,市場可能會下調明年獲利,所以短期股價仍有波動風險,但從目前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來看,股市即然是先行,跌到現在的位置,已可以開始看什麼公司未來二年產業前景不錯,找對的產業、對的公司,且有不錯的股東權益報酬率、配息率,之前想買可能嫌股價偏貴,現在回到此價位,已有投資價值,即可擇優布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