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委員田秋堇、趙永清、鴻義章自動調查「用過核子燃料最終處置計畫」,田秋堇指出,該計畫預計耗資約600億元,但受限於台灣地質影響,恐難尋得地質穩定的最終處置場址,監察院今請經濟部與原能會對該計畫進行檢討改進。

田秋堇表示,「用過核子燃料最終處置計畫」,該計畫書於2004年由台電公司提出,2066年經原能會核定,執行至今已逾15年,預計再執行35年,總共將耗資近6百億元,台電公司也在106年依該計畫書提出「我國用過核子燃料最終處置技術可行性評估報告」,大致是依照瑞典SKB公司最終處置設施執照申請的安全評估;但經過諮詢學者專家認為,台灣處板塊運動活躍地區,地殼的水平運動及垂直運動都達每年公分級的變位,與瑞典地質條件天差地別,以瑞典SKB公司的經驗,是否能找到地質穩定性達百萬年的高放處置場。

監委調查發現,該計畫的後續階段所需要的調查、試驗、處置及建設等費用遭低估,計畫執行至今,台電公司跳過地下實驗室等關鍵計畫,欠缺安全評估及驗證等工作,形成按計畫進度在花錢,而非按進度完成計畫目標;該計畫恐難以續行,導致自94年起所做的調查研究終將空轉。

田秋堇指出,原能會並未要求台電公司對候選場址區域之地質條件進一步調查評估,反配合台電修改計畫,形成紙上作業;原能會允應暫停我國用過核子燃料最終處置計畫,重新檢討修正,以免後端基金持續空轉內耗,徒然浪費國家經費。

趙永清表示,目前世界各國並沒有高階核廢料妥善處理方案,有百萬年的影響,核廢料的處理會帶給後代子孫無盡的噩夢,不符合環境正義、世代正義,也會成為戰略的弱點;台灣的核子燃料最終處置正不斷虛耗經費,建議政府要停、聽、看,多聽各方意見,並先進行地質、地下水等基礎研究、調查。

#計畫 #地質 #最終處置 #核子 #田秋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