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上周五宣布擴大對中國晶片出口管制後,全球晶片股開始暴跌,花旗分析師預測,2022年晶片股全年跌幅可能寫下史上最糟紀錄。根據日經中文網報導,先前因新冠疫情而旺盛的晶片需求突然降溫,加上中美關係漸趨對立,被視為景氣先行指標的半導體股票走勢低迷,也反應出市場對全球經濟惡化的擔憂。

從近期全球晶片股表現來看,在GPU(圖形處理器)方面擁有優勢的美國企業輝達、超微股價,與2021年底相比大跌6成,除美國企業外,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ASML的股價也下跌39%,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台積電的股價重挫35%,這幾家龍頭企業跌幅都很大。

報導指出,全球半導體股票遭到大量拋售,此次下跌之所以嚴重,是因為反應世界經濟前景擔憂的需求萎縮。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數據, 7月全球半導體出貨額減少2%,是32個月來首次出現年下滑,而且8月也年減4%,減幅進一步擴大。

值得關注的是,半導體產品行情的惡化十分明顯,從應用在個人電腦和智慧手機的DRAM來看,作為指標的DDR4型8GB產品,其9月單價來到2.4美元左右、比1年前便宜31%。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主任經濟學家藤代宏一指出,以前因疫情而擴大的宅需求減少,加上物價上漲,導致智慧手機等終端產品的銷量下滑。

全球半導體企業業績也明顯惡化。像是美國大廠美光科技先前發布2022年6~8月財報,營業利潤年減49%,該公司還表示,2023年度的設備投資預計將比上年度下降30%以上。另一大廠超微日前也下修2022年7~9月的銷售額,由原來的67億美元左右下調至56億美元。

報導提到,美國與中國關係對立也成為半導體產業的擔憂因素,美國商務部7日宣布新一輪半導體技術銷售中國禁令,美企需要取得許可證才能與大陸企業或實體進行交易,藉此牽制大陸人工智慧、超級電腦等高階產業的發展,在這項措施下,半導體技術的流通有可能進一步受到限制。

報導最後總結, 半導體應用已延伸到家電、汽車及通訊設備等,其市場行情和股價將快速反應到個人消費和企業的設備投資動向上,半導體股票的下跌,可能是全球經濟衰退信號。

#晶片 #半導體 #台積電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