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再居表示,5、6月時已感受到驅動IC及CMOS影像感測器(CIS)在手機、PC等應用有反轉趨勢,目前看到客戶第四季仍將減產因應。所幸車用、工控、終端通信系統應用的電源管理晶片(PMIC)、特殊型記憶體、功率元件,因客戶均為歐美日IDM廠,需求穩定。
謝再居指出,第四季除了驅動IC及CIS產線仍須調整,目前也感受到消費型DRAM因客戶庫存逐步堆高,有必要減產因應。雖然力積電第四季整體產出不會減少,但考量適逢歐美年終長假影響,預期第四季營收將受影響、仍為下行趨勢,希望下滑幅度不要超過第三季。
雖然第四季消費型DRAM產能將減少,但謝再居指出,公司因應產能閒置損失,將考量投入部分標準型DRAM生產,藉此提補產能閒置的損失風險,先建立部分庫存,等待適當時機再出貨。標準型DRAM品第三季占公司營收僅5~6%。
長約(LTA)方面,謝再居表示,目前均是驅動IC客戶出現違約,已與客戶討論延長合約半年至1年,提供較充分時間消化預訂投片量。同時,指出公司前三季獲利已超越去年全年,前10月營收亦可望超越去年全年營收,認為目前股價本益比實在太低。
謝再居透露,力積電新研發專案約50個,目前處於試產階段,有望在明年導入量產、下半年有望貢獻月產能25%的新產品線,包括車用微控制器(MCU)及PMIC、5G射頻晶片(RFIC)、新型Flash及新應用DRAM、背照式(BSI)CIS等,希望明年能降低對驅動IC依賴程度。
銅鑼P5新廠方面,由於缺工狀況持續、部分重要機台交期嚴重延誤,謝再居預期進行中的無塵室與機電工程亦將延誤2~3個月,使預訂試產時間自明年初遞延至第三季底、第四季初,初步量產規模為8500片12吋晶圓產能,至2024年下半年再提升至1.8~1.9萬片。
因應興建進度及關鍵機台交貨遞延,並考量市況變化砍掉部分產能規畫,力積電將今年資本支出從15億美元下修8.5億美元、明年估落於15~25億美元。謝再居表示,銅鑼新廠明年營運費用將降至約20多億元,以目前市況來看,進度遞延對公司財務實為正向影響。
對於美國商務部的最新半導體限制措施,謝再居表示,高速運算(HPC)CPU不在公司營運範疇,對營運影響不大,較在意的是商務部擴大實體清單企業至28家,其中部分公司可能為客戶的客戶,目前客戶正在評估未來可能影響。
不過,整體來說,謝再居指出,新禁令抑制中國大陸廠商擴張速度,並加速產業鏈分流。力積電的部分新產品線多是歐美日客戶,未來相關客戶轉單台廠的機會可望進一步提高,因此對新禁令造成的影響較正面看待。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