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與壯世代教科文協會進行「年齡針對性」消費經驗調查,發現超過8成高齡者的消費經驗中,曾感受到被歧視,其中超過6成以上對於被貼上與時尚流行絕緣、需要營養保健食品的標籤。

調查發現,在12個消費情境中,「產品」面向的年齡歧視感受最為強烈,近9成壯世代對此有感,其中,甚至有35%是達到重度等級的感受;其次為「文化」面向,中重度感受佔比為59%;「通路」面向,中重度感受佔比為57%;「態度」面向,中重度感受佔比為49%。

「這何嘗不是一種刻板印象」,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理事長吳春城表示未來的20年內, 50歲以上的人口將大於50歲以下的人口,企業應該重新思考、翻轉新的商業模式,及早布局『壯商機』,創造企業與消費者的雙贏。

消基會指出,某些活動直接標明「「本活動限定50歲以下參加!」,但隨著醫學與科技的進步,年齡已不再是判斷健康及體力的唯一指標。對於特定年齡的限制,無形中反而強化了中老年人等於身體狀況不佳的刻板印象,也有進入潮流服飾店被店員詢問「是要幫小孩買的嗎?」,讓他們感受到被歧視,這極可能使得原有的消費意願最後打消念頭。

本次問卷調查為透過網路問卷調查50歲以上民眾,並取得723份有效樣本。

#消費歧視 #消費 #中重度 #50歲以上 #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