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以來,電信三雄股價已下跌7~10%,而台股加權指數下跌9%。2022年主要是由於台灣10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在此期間上升70個基點、至1.8%。美系外資將中華電、遠傳、台灣大目標價分別由140元、85元、95元調降到125元、75元、85元,主要是反映更高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維持中華電加碼評等,主要是認為投資者低估了其堅實的基本面和有吸引力的本益比,遠傳也維持加碼評等,則是看好其合併亞太電後的正面效應,至於台灣大,則維持減碼評等,主要是合併台灣之星的頻譜問題潛在繳回的風險。在台灣電信公司中,喜好排名為中華電>遠傳>台灣大。

美系外資進一步說,NCC在曾9月下旬就合併案舉辦過聽證會,討論合併後1GHz的頻譜分配,由於規定每個運營商在此範圍內最多可以擁有50MHz,目前中華電/台灣大/遠傳/台灣之星/亞太電各自擁有40/40/30/20/20MHz,但在合併後,台灣大、遠傳將擁有60/50MHz,現階段台灣大主張拒絕繳回超過的10MHz,故目前仍在進行談判中,NCC近期提到一項決議,就是將在未來三個月中針對合併進行說明,故很有可能遠傳+亞太電、台灣大+台灣之星的合併案預計在明年1月下旬獲得批准。

#台灣大 #遠傳 #中華電 #85元 #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