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內務省指出,除了核心CPI締造1982年最大增幅,整體CPI也升抵3.7%,超出分析師預期的3.6%與9月的3%增幅,並為連續第七個月超出日本央行設定的2%目標。數據顯示,10月食品價格年增6.5%、服務通膨增加0.8%。
不過瑞穗證券經濟學家上野泰也指稱,日本10月通膨加速攀升,主要反映供應短缺與日圓疲軟推升進口成本上漲。由於這並非是由強勁需求或薪資增長所帶動的通膨增加,因此無法持續長久。
日銀總裁黑田東彥也持類似看法。他在18日指出,日本10月通膨衝上40年新高將為期短暫,一旦燃料與原物料成本飆漲效應消退,日本通膨明年度將再度回到2%以下。
他強調薪資必須增長3%左右,才能支撐通膨長久達到2%目標。他說此時日本應該避免升息,直到經濟轉強到足以推升薪資上揚。
他還補充由於日本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仍舊很高,日銀當務之急是透過寬鬆政策來提振經濟成長,直到薪資加速增長。
日本9月名目薪資年增2.1%,雖然創下2018年最大增幅,不過仍低於當今在3%以上的通膨率。
鑒於10月通膨升溫,一大關鍵因素就是日圓疲弱導致進口成本升高,黑田東彥對此也提出他的看法。他認為日圓匯價應反映經濟基本面,日圓快速與單向的貶勢並不受到歡迎。
不過黑田東彥重申超寬鬆政策不變的論調,也在近來引發部分在野黨議員的批評。他們指責日銀超低利率促使日圓走貶,並帶動進口成本上揚。有些議員與學者甚至呼籲日銀應對它在2013年與日本政府發布的聯合聲明進行重新檢視。當時聲明提到日本透過超寬鬆貨幣政策來讓通膨達到2%目標。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