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路流傳:一種名為BQ.1.1的新型變異毒株已經出現,該毒株的傳染性和致死率都很高,實際的情況怎麼樣?
今天,中國疾控中心發文介紹,BQ.1和BQ.1.1致病力明顯減弱,致重症和死亡比例明顯低於早期流行的變異毒株。
中疾控稱,目前中國已在9個省分的本土病例中檢出BQ.1及其亞分支49例,但尚未廣泛流行,所致病例數較少。中國現階段流行的毒株仍以BA.5的亞分支BA.5.2和BF.7為主。
新華社報導,今年11月以來,新冠病毒Omicron毒株新亞型在美國加速傳播,所致感染病例比例持續上升。11月18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網站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BQ.1取代BA.5成為美國占比最高的毒株。這是BA.5自今年7月成為美國占據主導地位的毒株以來其占比最高地位首次被新的亞型取代。
美疾控中心估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19日的一周,BQ.1和BQ.1.1導致的病例分別占比25.5%和24.2%。自10月初以來,這兩種新亞型導致的感染病例數持續上升。
大陸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1月29日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常昭瑞介紹,國際和國內監測數據證實,Omicron變異株及其進化分支BA.1、BA.2、BA.5系列,包括BF.7、BQ.1和重組體XBB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Delta等變異株明顯減弱。
國外研究表明,Omicron變異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顯低於之前原始株和關切變異株,這既是Omicron變異株的特點,也可能與人群接種疫苗免疫水準提高、及時干預治療等因素有關,中國新冠重症及其關聯死亡處於較低水準,這與積極的預防策略和統籌優質救治力量有關。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