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水林鄉顏厝寮保有1621年顏思齊率眾來台拓墾遺址,雲林縣政府因此展開「聚落文化觀光空間再造計畫」,逢甲大學建築研究設計中心主任呂耀中24日表示透過顏厝寮居民的主動參與,再造計畫已完成約7成,將於今年11月底舉辦成果發表會,讓大家重回400餘年前時空。
1621年顏思齊率眾來台拓墾,在水林鄉、北港鎮周邊設10寨,被譽為「開台第一庄」,目前水林鄉水北村顏厝寮還保有馬蹄型聚落等顏思齊拓墾遺址,北港鎮北港圓環也設有顏思齊紀念碑,記錄1621年大航海時代足跡,逢甲大學建築研究設計中心去年底接下「聚落文化觀光空間再造計畫」著手營造。
呂耀中表示,一開始居民對於再造計畫存有疑慮,願意參與者只有2、3人,設計中心團隊挨家挨戶與居民們溝通,讓大家了解再造計畫將朝地方永續目標邁進,居民才逐漸接受,進而主動前來幫忙,目前已有10餘名居民義務從事竹編、整地等工作,讓再造空間有著滿滿在地元素。
呂耀中說,再造計畫包括顏思齊與荷蘭人戰爭空間、烽火台裝置空間、禾埕空間、厝後空間、廟埕空間、入口聚落、休憩節點,以及數個口袋空間,可藉由導覽動線,訴說顏思齊在顏厝寮拓墾的故事,並藉由再造歷史現場,讓民眾有身歷其境的感覺。
呂耀中指出,永續是環境、社會、經濟3個面向的共構,再造團隊持續挑戰跨領域的整合,尋求跨域專業者的協助,在顏厝寮計畫中,希望能促成1個社區型的合作社,跨越行政、地理環境限制,以流域概念串起地方微型工作者,將是接下來努力的目標。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