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穿日源自「女媧補天」傳說,這一天客家人會放下手邊工作祭天,祈求風調雨順,南投縣政府文化局為了推廣客家文化開辦「三獻禮研習」,結業學員25日將依古禮在名間鄉代天宮舉行祭天儀式,還有精彩表演、油紙傘彩繪及闖關遊戲,讓民眾認識天穿日及客家文化。
南投縣文化局指出,傳言農曆元月20日這一天女媧補天救了人類,因此傳統客家人將元月20日視為天穿日(又稱天穿節、補天節),因此男不耕田、女不織布,祭天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彰顯客家人崇敬天地、尊重自然的精神,為了推廣客家文化,不僅開辦為期3個月的「三獻禮研習」課程,25日、穿天日當天將在名間鄉代天宮依古禮祭天。
講師徐財貴指出,三獻禮是客家族群重要的生命禮俗與祭祀儀式,隨著時代的變遷,無論是「禮」或「樂」,都漸漸簡化、遺忘,2014年起他受邀指導客家禮俗,期間因為新冠疫情一度停擺,疫後縣府又開班,他年近80歲了,得知有人想學,他就願意授課,讓傳統客家三獻禮能傳承下去。
南投縣文化局客家事務科指出,這次在草屯鎮褒忠義民宮義民學堂開課,吸引20餘名學員報名,就古禮而言,行禮作樂,禮樂一體,課程結合嗩吶共同練習,學員25日、天穿日當天將出席名間鄉代天宮三獻禮,所以授課內容以「天穿日」女媧娘娘補天之祭天儀式為主軸。
南投縣文化局林榮森指出,天穿日堪稱客家人的小過年,這天將在名間鄉代天宮舉行慶典,除三獻禮研習班學員依古禮祭天,還有精彩表演、油紙傘彩繪、客語闖關遊戲,讓民眾透過活動學客語,認識天穿日及客家文化。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