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軍備局研製的「105公厘輪型戰車」案,規劃於今(2024)年量產。對此,軍事專家施孝瑋分析了國軍裝備輪型戰車的重要性,並點出先前曝光的國造輪型戰車過高,容成為敵軍攻擊目標,已及危險性的多項缺失。
施孝瑋在21日播出的網路節目《RJ台灣台》表示,輪型戰車可能是要拿來換掉被派駐到外島地區的M60坦克,他解釋,外島的道路普遍不寬,且高低起伏大,有些地區的道路甚至不是完整的混凝土路面,而M60體積巨大,要在這種地形執行機動作戰會不方便。
施孝瑋指出,在戰事爆發時,戰鬥車輛要在據點之間運動,其機動性相當重要,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輪型戰車是個合理的選擇。他研判,未來若國軍的輪型戰車真的成案、量產,可能會和美軍的M1128輪型戰車一樣,需求、數量不會太多,也不會取代國軍現役的主戰坦克,「它的數量和需求可能基本上就是針對金門、馬祖等離島,加總起來大概50輛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不過,施孝瑋也點出,先前曝光的輪型戰車樣車高度實在太高,這不僅會使得車輛明顯,容易成為敵軍目標,更可能會使車輛在高速機動支援的過程中翻覆,且撇除砲塔,光是底盤也高達2公尺。他說明,國造輪型戰車的底盤這麼高的原因,可能是採取在內部安裝H型鋼樑的工法強化結構,以承載砲塔以及開炮時的後座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