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於5月31日公布第二批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的清單,共計有134個稅目進口產品,引發關注。前駐紐西蘭大使介文汲表示,2022年台灣產品出口到大陸1500億美元,雖說依靠ECFA的只有250億美元,但其中700多億元是電子通信產品,大陸可以不買台灣的、轉向購買韓國產品,甚至有說法認為大陸恢復中日韓FTA後,ECFA就沒有用處了,大陸手上的經貿武器是非常強的。
介文汲昨在政論節目《盧秀芳辣晚報》表示,在534項大陸早收清單這些項目,這些產品現在賣到大陸是0關稅,但大陸與韓國、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有簽定FTA,這些國家的產品都有享受優惠關稅,台灣產品是靠零關稅才能在大陸市場競爭、甚至取得優勢,若未來要繳交平均7%的關稅,成本必然增加,那大陸客戶就會去買韓國、東南亞的同類產品,這對台灣銷售到大陸的產品會是重大打擊。
介文汲分析,此次大陸公布的134項清單,並不像上次都是石化,大概涵蓋了8種業別,46種石化產品、15種紡織產品、2種玻璃類產品、13種鋼鐵金屬產品、39種機械產品(包括精密車床等)、8項汽車零組件、4項自行車相關(包括關稅相當高的競賽型運動自行車),連高爾夫用具都被包括在內。這已經是5百多項清單的四分之一,且未來一定會再繼續減少。
介文汲估算,出口到的大陸零關稅優惠被拿掉,就會讓國內廠商面對很大的營運困難、其中很多是中小企業,總值大概是1年70億美金,這些廠商會被迫轉移生產基地到大陸、東南亞,若只做大陸市場又無法移轉的恐怕就要關廠,若是聘雇員工數比較多的傳統產業關廠,勢必會引起一波失業潮。
介文汲說,很多民進黨的學者、官員站著講話不腰疼,說依靠FTA優惠關稅賣到大陸的只占總出口的5%,2022年台灣出口1500億美元產品到大陸,其中雖只有250億元是依靠ECFA零關稅進去,但這1500億元裡面是60%是電子通信產品、約占700多億美金,大陸可以不買台灣的。
介文汲透露,現在談到中日韓FTA,很多人都已經在講,只要大陸恢復中日韓FTA,給韓國產品進到大陸更優惠的關稅,ECFA也就沒什麼用處了,大陸手上的經貿武器是非常強的。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